本帖最后由 大无畏 于 2012-4-30 16:52 编辑
南京栖霞寺(三)
下面是我和晓师兄朝拜南京栖霞寺佛顶骨舍利时不得不说的故事。。
晓师兄消息很灵通,于是我俩私下决定一起朝拜寺院后山的舍利塔林,据说那里静息着历代高僧圆寂的墓地。。起先我们的寻墓之旅非常不顺,顺着千佛岩转过,各种走法愣是没有看见一处传说中的墓地。。晓师兄甚至打电话给雨师兄求助指点路径,最终业障重,都宣告失败。。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0038&highlight=%C9%E1%C0%FB
栖霞古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 (含舍利塔林的部分珍贵照片,强推!)
因时间紧张,晓师兄决定先行第二次朝拜佛顶骨舍利。我还是不甘心,朝寺院僧人打听了下,建议先到?亭,再向右沿着一条小路上山。。当时心乱,好像来来回回只见李香君和一位历史上很有名的居士之墓,无策之下,诚心礼拜了大德居士之墓,祈请帮助,或许是冥冥之中这位居士的暗佑,下山时遇见一老和尚微笑着询问,我很沮丧,说了情况,老和尚非常慈悲,竟然主动亲自带领我前去一一朝拜,老和尚年事已高,拄着拐杖爬山,真是万分过意不去。。。可惜当时业障重,听不懂老和尚方言,老和尚就已动身了,并回头示意我跟上,惭愧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老和尚在讲什么,只朦胧听到一句,大意是此山有护法山神守护宁静,轻易等闲不让见到。。经老和尚指点在山脚入山处即是一墓,已风化得很厉害,几与山融为一体,如果不是特别指出细看,压根不会留意到,老和尚还讲了典故,忏悔听不清楚,恭敬礼拜后,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几处塔林,,我还在恭敬礼拜时,老和尚已在远处朝我招手,绕了半天跟上去,老和尚手指一墓,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墓吧。我只看到上写楞伽二字就莫名高兴得跳了起来。。(其实我压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找寻什么墓。。当时,也从未听过楞伽二字,还很奇怪这样的组合,不是楞严,不是僧伽,后来才知道有《楞伽经》的存在。。 百度:《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因剩余时间不多,考虑到老和尚体力不忍,再加上能朝拜到楞伽禅师的墓已心满意足。。最后老和尚叹口气,好像说远处还有鉴真。。还有某个朝代的墓地。。心存遗憾,下山后,对着山,至诚恭敬顶礼了整座山一切所有墓地。。
------------------------------
在网络上,没有找到该墓介绍,记忆中好像是位从印度到中国传法的法师,只找到:
http://www.fjdh.com/wumin/2009/04/22504966834.html
南京摄山栖霞寺宗仰禅师(宗仰,法名印楞,号乌目山僧,又号楞伽小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b0a1920100sd47.html
栖霞寺的饭和李香君的墓
http://news.sina.com.cn/c/239014.html
李香君和明征君归葬处修复 南京栖霞山“二君”古墓开放
高越与栖霞寺舍利塔 去舍利塔向西过栖霞寺,有一自上至下逶迤而过的山涧,名桃花涧,其怪石林立、红英绿荫处,一亭嫣然,其名桃花扇亭。桃花扇亭与之相对处为昔日葆真庵旧址。据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叙述:“此地乃明末秦淮名姬李香君随卞玉京出家为尼之葆真庵。出家后的李香君,情恨尽绝,独守此庵,青灯古佛,聊度日月。期间,浣纱濯足,不离此涧,死后亦葬涧畔丛林之中”。 李香君亦堪称一代佳人了,而侯方域,风流倜傥、气宇不凡、才气横溢,作为复社领袖,是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侯李之爱,曾为一时佳话。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之际,李香君誓死不从权臣威逼,一头撞向栏杆,血溅桃花扇。清军南下,南京失陷后,香君逃来栖霞山,而侯方域却降顺了满清,成了一名清廷官员。“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国破家亡,一个妓女,无以为报,竟用自己的性命来维持贞节和道德大义,而士大夫却是放弃原则,改换门庭。时人及后人评《桃花扇》:“妙以春秋笔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作者孔尚任因此被康熙罢官。
躲避于葆真庵的李香君,当著寻来的侯方域的面,撕毁了那把溅血的桃花扇,削发做了尼姑。如今葆真庵已旧迹无存,香君的墓也早无影无踪,只有四周的桃花和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桃花扇亭枯守着久已断了流的山涧。不知昔日山民如隐士名僧绍、文士徐铉等,对李香君的到来会作何想。
想着第二天第二次瞻礼佛顶骨舍利,很想供养鲜花,跑遍外面很远才找到一家小花店,请白色香水百合时,莫名跟店家讲价,,讲完了就后悔,便宜了一点钱做什么呢,用来买包子吃吗?自己真差那一点钱吗?能恭敬供养到已是何其三生有幸,我竟然还跑去讲价。。对自己真的很无语。。(不过栖霞寺外有家素食店做的素食包子真的很好吃。。强烈推荐给大家:一对老年夫妻开的店。。)
这里还要讲一件非常丢脸的事。。第二次瞻礼佛顶骨舍利时,我觉得票价有点小贵,就想从藏经楼的出口进去,结果被突然冒出的武警叔叔给逮住了,后来才知道无论开放与否,那里24小时都被严格监控保护着。。在外面再次遇见已瞻礼后的晓师兄,晓师兄很开心的分享道,里面检票的居士已记住她了,说大老远外地来的,难得这么有诚意多次瞻礼,就免了检她的票,,晓师兄嘱我不用再买票,她把完整未检的票给我,我听后羞愧的无地自容,坚决自己买票,不能一而再的损自己福报了,同时建议她保留纪念,随喜赞叹晓师兄的正大光明!
再次陪同晓师兄上山朝拜墓地,晓师兄自备了各色上好的香,加上我请的百合,我们一起逐一供养。(香花是可以通阴阳的。晓师兄说香不用点燃,可以直接安放供养,心香一瓣,遍满十方。)
晓师兄当时开了部分天眼,所以第二次朝拜时,我原本对新竣工的一处塔林,心存轻慢。。代自性众生忏悔!晓师兄却看见了漫天的花雨,一排排的僧人,好像还有西方三圣,异常殊胜!(毕竟时间久远,若有与描述不符之处,还请文中所提的师兄们及时联系我修改,感恩!)
当我们朝拜到楞伽禅师的墓地时,晓师兄只看到了一尊巨大的金色莲台,但莲座上空无一人,不见墓碑上的法师。。(我个人感觉,那座墓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深深的散发着说不出的慈悲。。)(再额外补充一句:晓师兄当时天眼未全开,据晓师兄自己说,也是借助门票上印有的佛顶骨舍利强大力量才得以睹之)
写到这里,要提另外一位朋友。返程途中,我在候车室里等待,邻座一位面貌红润祥和的陌生人主动与我攀谈起来。他是位高级工程师,家在南京,此次被公派吉林考察一处工程项目。当聊到我此行南京的收获,我拿出了栖霞寺的门票,指着上面已标注出的墓地,说出自己的遗憾,还有非常多的珍贵墓地遗迹没有亲访。那人淡然一笑,说栖霞寺地面下沉,六省?工程专家会诊,他是最后留下的主要负责的工程师之一,当时就住在栖霞寺藏经楼内,(好像住了近半年多,直至工程顺利完工),与当时寺院主持方丈的房间正对,关系都非常好。他入住寺院期间,曾亲访遍了山上所有的墓地,已知的大概有60—70处左右,只有一处墓始终不曾亲见,也颇为遗憾。就是寺院最初的僧人,虽然立碑,但传说该僧人的真墓已被护法山神用神力深深的下沉至山体之中保护起来,无法得见。。他说我们所礼拜的墓都是属于唐朝时期的。
(回家网络搜索了下,猜测他说的很可能是开山护法明僧绍的墓,再或者就是高僧法度的墓?)
http://www.ilf.cn/Guox/4456.html
明僧绍居士
http://www.minggroup.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4&ID=908
征君-----明僧绍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2010qifu/ziliao/201002/0204_9458_1537292.shtml
江苏南京栖霞寺
寺前左侧有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所题。此乃江南古碑之一,是珍贵文物。
http://www.njqixiasi.com/?thread-14-1.html
栖霞寺志第三卷—护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4747.htm
【法度[《神僧传》卷第三]】
释法度。黄龙人也。南齐初游于金陵。高士齐郡名僧绍。隐居琅邪之摄山。挹度清真待以师友。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寺。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为观。住者辄死。后为寺犹多恐动。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经岁余忽闻人马鼓角之声。俄见一人投刺于度曰靳尚。度命前之。尚形甚都雅羽卫亦众。致敬毕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余年矣。神道有法物不得。于前后栖托或非真直。故死病继之。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度曰。人神道殊无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备门徒辄先去杀。于是辞去。明日一人送钱一万并香烛等。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其月十五日度为设会。尚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既而摄山庙巫梦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矣。今后祠祭勿得杀戮。由是庙中荐献菜饭而已。度尝动散寝于地。见尚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间。其征感如此。
难得有缘遇见这位工程师,我又请教了他许多问题,比如他看见佛顶骨舍利的颜色是绿色的,真是不可思议。(我看见是黄白色的。)他真的见过感应舍利晚间放光。但他并不信佛。。他每次见主持方丈都感觉很亲切,像回家一样,主持方丈曾说他原是寺中僧。。他每每回去,主持方丈都会和其打坐对掌。。他能自我调节身体,不生病,察觉到我身体不好,所教之法,像是道家的。。
http://www.njdmwh.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269
三大舍利汇聚长干里--金陵大报恩寺
朝拜佛顶骨舍利时,见俳句师兄和杜师兄失声痛哭,我后来分别问过她们,她们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哭,就是不由自主地想哭。。冒师兄未学佛的老公第一次瞻礼时曾说,一进供奉佛顶骨舍利的大殿顿时生出空间无限之感。。
后来我们一起绕舍利塔,我见有人礼拜该舍利塔,虽不解却也模仿上前去磕头。。当第一个头磕下去时,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莫名哭了。。这才细看该塔来历: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wwbhdw/txt/2006-12/06/content_7467826.htm
栖霞寺舍利塔
http://www.doc88.com/p-115719568974.html
试析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的设计艺术特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71dba50100ng21.html
栖霞寺舍利塔(江苏·南京)
栖霞寺舍利塔佛八相图详解 栖霞寺 围绕栖霞寺的创建,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相传楚国大夫靳尚因为生前在楚怀王面前进献谗言,致使屈原投汨罗江自杀。靳尚死后,遭到上天的惩罚,化作蟒蛇,穴居栖霞山,至法度来到栖霞山时,已统治该山七百余年。在此期间,屡有道士欲建道观,居住此山。靳尚以其心意不诚,运用魔法,使道士非病即死,所以再也无人敢来定居。然而,自法度进驻栖霞山一年多来,靳尚感到“法师道德所归”,自愿奉献出盘踞多年的栖霞山,并主动请求皈依佛门,永结来缘。法度禅师提出靳尚只有戒杀方可皈依佛门,靳尚应允,受戒而归。从此,栖霞山“群妖皆息”。
-------------------------------------------------------------------
南京旅游--栖霞山栖霞寺舍利塔千佛岩(多图) 位于栖霞山纱帽峰到紫盆峰西的岩壁上。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其正中无量寿佛连座高三丈三尺,是千佛岩中最大的佛,所以此窟名“无量佛”,又称“大佛阁”。梁大同元年(504年)又传佛龛顶上出现佛光,因而齐梁两朝封建贵族如齐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及臣民以为佛祖显灵,竞相捐资凿石造像,号称千佛而得名千佛岩。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数丈,小仅盈寸,造型精美,与大同、云冈石窟南北齐名。千佛岩在宋明两代,曾有修葺和增刻。岩壁上还有宋游九言所书的“古千佛岩栖霞寺”七个楷书大字。 ---------------我个人非常喜欢男相的大势至菩萨,宝相庄严---------------- 【历史风貌】南京栖霞山千佛岩之谜待解 栖霞寺 千佛岩有一尊「佛」,绝无仅有,即三圣殿左侧的「石公佛」。相传在雕凿最後一尊佛像时,锤轻,石纹丝不动;锤重,石块崩裂;不轻不重,仅冒火星,老是凿不成。眼看期限已到,石匠为免众人杀身之祸,便纵身跳进龛内,成了一尊一手举锤、一手拿錾的「石公佛」。这个传说体现了後人对明代著名的工匠 王寿的尊敬怀念之情。
悠游南京栖霞山 古都的佛国圣地(组图)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