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随念

[地藏法门] 【梦参老和尚专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善业道品第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如利剑轮,才一投掣,能斩怨敌首及肢节令无势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能破一切五趣牢狱生死大苦,永断一切烦恼恶业,令不受报。善男子,如火灾起五日出时,遍四大洲一切河海水界津润无不枯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一切四因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报根本,悉皆枯竭。善男子,如风灾起,四方猛风俱时顿发,一切世界大小诸山,及诸大地,悉皆散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世间四倒骄慢诸山无不崩坏,一切众生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报根本,悉皆散灭。”


  佛又举个例子。“如利剑轮”,这个轮子就像最锋利的宝剑。宝剑,“才一投掣”,非常的快,刚刚一举,就把怨敌的首及肢节断了,没有用处了,“令无势用”。有些小说的题材是根据佛经上作的。


  我看见一本小说,他找到一位常败的师父,因为永远失败,所以叫千败。他就认他当师父,他跟他师父学什么呢?没有什么奇特,就是这一把宝剑,一抽宝剑,快,掣,就这一拔剑。我想他的这个功夫,就是我们和尚所谓的作意,心到法到,心到哪,他的剑就到哪,飞剑取人首,就是这样的意思。他那剑拔的快到敌人没有办法看见他出手,也看不见他拔剑。讲招式,他没有招式,就是这么一招。什么招?就是一拔,你的脑壳就落下来,你还等着我看你怎么来出招?我好接一招,没有这个,只这一拔剑,你接不住的。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了。


  这里所用的是慧剑,你的智能心,到那儿,那黑暗就冲破了。没有智能的,要想做方便的事情,就愈缠愈紧。有智能的人愈方便愈解脱。所以,有慧方便解,无慧方便缚。没有智能的人,你不要乱作方便,你乱动脑筋会出问题;有智能的人,他随便怎样运用都可以。你练什么八卦剑、太极剑,随便你练什么剑,人家一拔剑,就把你的脑壳斩了,还不等你施展。你怎么施展?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是这个涵义。


  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那个力量大到能破五趣的牢狱生死大苦,生死就断了。“永断一切烦恼恶业”,这个烦恼业,都是菩萨摩诃萨断的,令不受报。业就是报,业报业报,把他断了业都没有了,报也就没有了。


  我们这个世界到了火灾发生的时候,感到业报的时候,一个太阳出来,两个太阳出来,三个太阳出来,四个太阳出来,五个太阳出来。一个太阳出来,我们感到夏天,当午正照,你都受不了。要是五个太阳,加了五倍,温度是三十九度,三五就百五,三九二十七,一百七十七度。一百七十七度照着你就化了,什么东西还能存在呢?所以河海水界津润都枯干了。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销除一切众生的四因诸烦恼障。四根本烦恼也是四因,四根本烦恼就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是基本的。但是,说的更深一点,就是见烦恼,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种烦恼是因,召感的报果,就很多了。一切烦恼恶业都消失了,深的浅的,乃至微细的,乃至种子,烦恼种子是以无明为根本。因为证得空性,理解了,说一切有情的法障,业障,苦障,受苦就是报,果报,因也消了,这是果。


  “悉皆枯竭”,就像出了五个太阳似的,这五个太阳是形容你的智能把烦恼障都摧枯竭了,等到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了,把烦恼的大海,生死的苦海,全部干燥了。世间的四倒,骄慢,诸山无不崩坏。这个倒见,可以说我痴、我慢、我爱、我见,颠倒,非我执我,这就是颠倒见。痴就是无明,无明就变转成智能,把邪知邪见转成正见,转成智能,我慢转成忍辱,我爱转成慈悲,大慈大悲转成智能的爱。“一切众生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报根本,悉皆散灭”,都灭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如师子王吼声一发,一切禽兽悉皆惊怖,飞落走伏,无敢辄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悉皆惊怖,忘失言辩,无敢酬抗。”




  如师子王吼声”一发,“一切禽兽悉皆惊怖,飞落走伏,无敢辄动”,飞落是指飞禽。师子吼把它们震动的,都藏伏起来了。“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悉皆惊怖,忘失言辩。”他想跟你作辩论的时候,用正法的音一说,他要想开口都开不得了,邪知邪见都被摧毁了,是这个涵义。“无敢酬抗”,酬是酬挡,抗是抗辩,违抗的意思,就是跟你争论的抗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如天帝释与阿素洛将欲战时,天军围绕,手执金刚,奔趣阵敌,诸阿素洛,惊怖退散。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一切倒见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惊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雨种种上妙珍宝,给施一切贫乏众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处净戒幢,雨大法雨,给施一切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暗夜分,世间幽冥,都无所见,迷失正道,满月出已诸暗皆除,诸失道者皆见正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若诸众生无明昏暗,由此迷失八支圣道,菩萨为其宣说正法,除无明暗,生法光明,开示显现八支圣道,令断诸漏,尽诸苦际。”


  善男子,如天帝释与阿素洛将欲战时,天军围绕,手执金刚,奔趣阵敌”,就是入阿素洛的阵里。“诸阿素洛,惊怖退散”,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如果“成就十轮,一切倒见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惊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那又比喻了,如意宝珠搁到很高处,如果干旱了,把宝珠置到高处,那宝珠就可以下种种的雨。这种雨是雨上妙的珍宝,布施给一切贫乏的众生,他们就得救了。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处净戒幢”,持清净戒,清净戒,像高幢一样的。雨大法雨,这是说的法,不是珍宝了。比珍宝还好,说法,就是雨法雨,说众生喜爱的雨,可以除灾难的雨,转大法轮的意思。法雨是形容词,给他们说法,向一切众生说,应以何根得度者,就给他说什么法。


  “善男子,如暗夜分”,天黑了,像这个时候,世间都是黑暗的,幽冥就是黑暗的意思,“都无所见”,在黑暗中,我们的眼睛起不了作用。我们的眼睛是见明不见暗,这个根跟那个识,是照明不照暗。那个时候你看不见东西,看不见又怎么走路,正道就迷失了。等到十五的月亮,满月就是指着圆十五的月亮,月圆的时候,他除暗了,诸暗消失了。这条道路,你就清楚看见了。那么失了见的,就是失道的人,找不到正路的,当一看见了,这个光明一照了,他就找到正路了。


  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成就十轮了,若诸众生无明的昏暗,迷失了八支圣道,走的不是正路。那么,菩萨给他宣说正法,除去他的无明暗,生起法的光明,开示显现八支圣道。“令断诸漏”,就是包括漏三界,乃至漏二死,漏那个变易生死,这都是苦际,也就是诸漏尽诸苦际,这包括了一切菩萨;菩萨还在变易生死苦当中,还有尘沙的无明惑,都使他断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善男子,如大日殿出现世间,一切苗稼悉皆增长,一切花叶悉皆敷荣,一切臭秽悉皆除歇,诸谷果药悉皆成熟,雪山销流,诸河充溢渐次转注,满于大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依止增上布施、调伏、寂静、尸罗、安忍、正勤、静虑、般若、方便、慈悲、辩才功德,皆悉炽盛,为诸众生宣说正法,由法威光,令诸众生种种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长,种种增上妙行华叶悉皆敷荣,种种烦恼,恶业恶行,悉皆除歇,善趣涅槃诸谷果药悉皆成熟,邪见慢山悉皆销流,种种正信,戒闻舍慧,及诸定河,无不充溢,渐次盈满大涅槃海,令诸有情随意所乐,趣入无畏涅槃之城。”


  “日殿”就是太阳的宫殿,殿是宫殿的意思。“大日殿”,太阳在宫殿里头出现。一切万物,没有太阳的阳光哺育,苗稼就不能成长。这个阳光的哺育,不说大日,而是说大日殿,他不说月出,而是说满月。就像温室一样的,使一切种子都能增长的。“一切花叶悉皆敷荣”,开敷了,荣华开盛了,一切的臭秽悉皆除歇,就是香气。“诸谷果药悉皆成熟”,五谷杂粮就是成了果实,药是药物。


  “雪山销流”,那时候有五个太阳,万年雪山也化了;南冰洋,北冰洋都没有了。这座雪山一销溶了,使河流都充满了,都可以滋润一切的生长物质。完了,流入大海。所以生物之间的配合,恰到好处。菩萨摩诃萨亦如是。


  “成就十轮,依止增上布施、调伏、寂静、尸罗、安忍、正勤、静虑、般若、方便、慈悲、辩才功德,皆悉炽盛”,布施,就是般若的布施。调伏,就是调伏我们的心,调伏也是观照。


  像四念处,我们最初修定的时候,就是用数息观。数息观可以调伏你的散乱心,把散乱心调伏下来,不昏沉了。完了,得到寂静,要入定了,寂静就是止。尸罗有防守、清净的意思,尸罗就是戒。安忍,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要求忍,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有权有势的人,忍,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以前有一位宰相,他做宰相的时候,他的儿子还居住在老家。这位宰相是一个很好的宰相,如果是不好的,他的儿子早横行霸道了。因为他家的地,被邻居占了一部份;那邻居打造墙,就把他那个土地占了很多。于是儿子就给他父亲写封信,叫他父亲给家乡的县官来封信,要求县官公断归还给他。这位宰相怎么答复他的儿子呢?“千里修书只为墙”,这么远你写封信,只不过是因为人家修了一面墙占了几尺地,“让他几尺又何妨”,你让他几尺,何必争吗?“万里长城今犹在”,看见没有,万里长城还在着,“不见当年秦始皇”,谁是谁的?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什么是你的我的,水一淹,火一烧,谁都不存在了。


  世间的财产是五家共的,掉了你也别懊恼;或者骗了你,你应生欢喜心,那是我还了债了。不该他的,那是他欠我的,我也别生讨债想。要讨债,你还得来这个世界,你到那儿去讨?他就是地狱种子,他在骗人家,诈人家,他就是来这个世界受苦的。你还来这个世界跟他受罪?算了,布施给他,这就是布施,这叫忍。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这个必须平日有观想,要不然临时遇到了,怎么忍受得了吗?对吗?连一句话都受不了,他侮辱我,或者说你家族的人员,或者说到你的本身,说你很多坏事,不管你有没有;有,你听见高高兴兴,他是善知识,给他叩三个头。哎呀!这个错误,你给我指出了,我谢谢你,我消业了,我一定要忏悔,他不会再说了。


  要是他说的不是事实,《金刚经》说,人家谤毁你,侮辱你,忍受之后,本来你应该下地狱的,这业障业报就消失了;也就是重难轻受,这也应当忍。安忍,正勤,要学勤快精进,要学那有益的事情,无益的事情不要太勤快。


  我们为求利,昼夜睡不着觉,脑筋琢磨,我怎么样才能得到,这选票我怎么样战胜;我去拉谁,我们出几个钱,谁都不知道,这不是贿选,可以避免贿选又出钱可以把票买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没有。


  勤快,得要静,静虑思惟观察,看什么事,观察要正确。般若就是根本智,方便就是善巧,慈悲是大慈大悲,这就是大菩萨心利益众生,辩才无碍。辩才,你得会学,你不学怎么产生辩才?有智能才有辩,没有智能你辩什么?



  功德,功就是行,德就是你所做的事情,要得于心,你要从心里发生,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就皆悉炽盛。炽盛就是盛大的貌,盛大的形状,“为诸众生宣说正法,由法威光,令诸众生种种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长”。前面所举的譬喻,这都是用法来合成的。


  “种种增上妙行华叶,悉皆敷荣”,开敷得非常的茂盛。“种种烦恼,恶业恶行,悉皆除歇”,都停息了。“善趣涅槃”,这就是很好的趣向。那个不生不灭的果实,“诸谷果药悉皆成熟”。这个成就了,善业就是诸谷果药,成就了善趣涅槃,邪见我慢,像山那么高,“悉皆销流”,像冰山这样化了。我们的烦恼就是业障,就像冰山那样销化了。“令诸有情随意所乐,趣入无畏涅槃之城”,令一切有情都可以证到不生不灭,不生不死,究竟涅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十轮?善男子,此十轮者非余法也,当知即是十善业道。成就如是十种轮故,得名菩萨摩诃萨也,于一切恶皆能解脱,一切善法随意成就,速能盈满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众生之类,皆令获得利益安乐。所以者何?善男子,过去一切诸佛世尊,皆悉远离十恶业道,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果报,是故若能于此所说十善业道,随守护一,乃至命终,究竟无犯,必获一切殊胜果报,如前后说。”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十轮?”说了半天,现在才说到十轮。什么叫十轮?“非余法也”,不是其它的方法,“当知即是十善业道”,我们有时候不善护你的身口意,认为这是小事;这不是小事,这是成佛的根本,一切善业的根本。佛说了这么半天,前面举了那么多的譬喻也好,说法也好,现在才举出来,什么是十轮?十善业道,就是十种轮。这个十轮就得名为菩萨摩诃萨。十轮具足了,你就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于一切恶悉得解脱。


  “一切善法随意成就”,十轮成就了,当然都成就了。口业,好比说我们不打妄语,不恶口,不骂人家,不绮语,不挖苦人家,不说没因由的话,不两舌,也不搬弄是非。我们普通这样讲十业,但是你劝每一个众生都这样做,这就是大菩萨。我们连自己都守不好,又怎么能劝人家呢?要以身作则。


  举个例子,我们自己的能力不够,那又怎么样呢?眼睛少看,耳朵少听,嘴巴少说,就是少说离开三宝的话;跟我们弟子互相谈论的时候,就多说佛法的事。怎么断惑?怎么证真?我是这样想的。医生让我多运动,多走,走的时候那个定力未成的时候,走的时候容易散乱。你们想想,你是静的时候不散乱呢?还是走的时候不散乱?我也知道,我们的道友劝我是好意,“师父,我领你到外头走走,活动一下子,你待在屋子里总是这样,这样很快会生病的。”不会的,生病是属于业,有业才病,没有业不会的。人家都劝你,道友互相劝,你静下来,多用静虑的功夫。你们是不知道,哪个是好,哪个是坏。你们说我,说好、好、好,我听听,我还是不随你走。


  怎么能随你的?我的耳根就随你的语言转!走吧!愈走愈放逸,走吧,不是超级市场,就是公园里逛,看着。那是什么人去的地方吗?人家有闲的有钱的,放纵五欲的。我们是收摄身心的,我们的身,我们的心,我们的口,随时要收摄;随时就见境,没有那么大的定力,心随境转。我们还没有达到心能转境,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心被境转就是众生。道友之间,多维护身口意,少放逸,躲还躲不及,还要往那里头去?那里头是热闹地方。


  讲到这里,我跟大家提醒一下,你们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你们不知道,你们的师父没有那么大的道力,不会上那地方去,哪儿空气好?你心里的空气最好。你静下来,空气最好。我们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要绝对的随守护一。十业之中,你能守到一个,一点都不犯,乃至命终舍命了,我都没有犯过这个戒。若不杀生,从来不杀生,不占众生的便宜,你一定获得殊胜果报。什么果报呢?你也不会害病,也不会短命,你没这个业。如果你不偷盗,多生没有偷盗过人家,你不会丢东西。


  这是我亲身试验过的。我从小出家到现在,没人偷过我的东西。我的房门从来不关的,不论到哪里,我自己的房间,从来不关的,我以前就发愿了,谁要是拿了,就是我布施供养了。我自己可以,但是或者两人共住,三人共住,这就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知道,谩藏诲盗,治容诲淫,你也会召感来。你化妆,美丽,别人就贪爱。你藏的愈严深,丢的愈凶,保险柜照样给你割开。在邮政局或者在银行租一个保险柜,纽约地区就丢了好多保险柜,并不是用钥匙开,他有一种电动器具,自然就给你割开了,你所有的东西不是搁在保险柜吗?好,都丢了。我看见报上登着有好多次,怎么样保护好?不偷人家东西,这就保护好了;不只一生不丢,而是生生都不丢。贼偷,火烧,国王没收,土匪抢,你能保护得住?你的脑壳都保护不住,身外物能保护得住?你行十善业就保护得住了,我没有偷过人家东西,别人也不会偷我的,相信绝对是这样子的。


  我没有杀过别人,别人也不会伤害我,也不会杀我,这叫业报,这个可不容易。要能信得恳切,大家都努力,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努力的地方,要是成就了十善业道,“得名菩萨摩诃萨也,于一切恶皆能解脱”,所有恶业全解脱了。这个恶是指果,我们可以不受他的束缚。怎么样不受束缚?成就十善业了,十善业得究竟了,杀盗淫,贪瞋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十恶业全清净了,那就成就了,成就菩萨摩诃萨了。


  乃至于劝一切众生都如是做,以你盈满的大智能,一切恶解脱了,一切善法都随意成就,速能盈满大涅槃海,证得真正的不生不灭。以大的善巧方便智能光明,成熟一切众生,皆令他获得利益安乐。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所以者何?有征启的意思,这个道理在哪里?一切诸佛怎么成佛的?他远离十恶业道,不敢接近。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小者,得到人天的果报。十善业,口里说的菩提道,心里想的菩提道,身体所做的菩提道,贪瞋痴没有了,就是戒定慧,就没有这些报了。能够常时如是讲,要赞叹十善业道,要远离十恶业道,那么你就能得到十善业道。


  “所得果报,是故能于此所说十善业道,随守护一”,虽然不能十个都守护,只要守护一个,“乃至命终,究竟无犯”,就可以守护得绝对的清净。我一生没有偷盗人,或者一生我没有诈骗过人,一生我没有说过瞎话,这瞎话里包着欺诈。如果我无意当中或者说错了,我做梦,或者我自己感召着错误说了,我证了果,这不犯戒的。


  一切的戒律,你若不为名利,自己为的是菩提道,你所做的,转成菩提道上的事情,不是三业道的事情,那是守护一个善业道,一直到命终都没有犯,你一定获得殊胜果报。这个你要懂得,一即一切,一门深入,十恶业都消失了,以你这个殊胜的猛利心,把那个都消失了。“如前后说”,前面也说过,后面还要说,下面就解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杀生故,造身语意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杀生轮故,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寿命长远。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你没有杀生,尽形寿就是从生到死,没有杀过生,闻了法之后,我没有杀过生,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这个十善业不同,不杀生,还得会观想,不但不杀生,我就把这个不杀生布施给众生。众生为什么会害怕呢?谁不怕死?众生也怕死,你要是逮着一只麻雀,它都要飞着跑;猪知道要宰它,它就叫唤到不得了,你尽力往它拉,它不走,因为它知道要死了,都会惊恐。



  “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我们一到恐惧的时候,汗毛就立起来了,汗毛立起来冒冷汗,这个经验也许有,也许没有。有的人一生没有惊恐,汗毛不立起来;但是他认识到了,他不会害怕。要逮捕你了,有些人很刚强,逮捕了没有关系;要是枪毙了,这是小事一件,二十年我又来了,这叫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他没有恐怖,他很凶狠的,才无有恐怖。有些则是善业成就了,因为善业,才无有恐怖,两个极端,这是讲善业的。


  “由此善根速能成熟”,所有的“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前际是指过去,在过去的生死河中流转。“因杀生故”,因为杀生而“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为什么寿命有长短?这是杀生的业,这个杀业里头包含着身,有时动手杀,或者用脚踢死人都算。用口咬死人,拿脑壳撞死人,有学过摇锤灌顶的功夫,一头把人撞死了,你身体哪个部位都能杀死人,身语意都会造诸恶业。被杀的时候还在骂你,临死还喊口号,信那个就拥护那个,这就是口业。临死,还在造业。


  一切障碍悉皆销除了,身语意所做的诸恶业,所有诸烦恼,一切有情,互相牵扯不清的;父母子女,夫妻、情爱的关系,这都是有情,有情的障碍可多了。一切的法障,法障是对一切法说的,你谤毁过一切法,口业谤毁,对三乘法都谤毁过,你的业就更大。寿命障,你若想修道,寿命尽了,修不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讲经也得发愿,未讲之前就发愿。这部经别中断,别害病,别断几天;也别讲一半就死了,那就完了,讲不成了,这就叫中断,这就是业障。你想做好事的时候,想赎过,未等你赎,命完了,来不及了,这就是障碍。


  你自己如是杀,教人家杀,自作教他,自己不杀教人杀,就叫嫁祸于人。我跟那个人有仇,我想杀他,又怕犯法,或者用钱,或者挑拨离间。挑拨这个人火大了,再加上有点事实,他俩又有点嫌怨,就杀他去。你在一边看效果,就把你的仇报了,但是你并没有出手,这个罪也很大的。这个教他杀的罪过,跟自杀一样。雇凶手,雇打手,认为自己没有罪,到了未来,你就知道;受报的时候,你才知道。看人家杀猪的,有时候看热闹,别去看杀生,见闻随喜,你也有一份,你去看吧。


  所以说我们受了八关斋戒的,不故往观听,就是这个涵义。如果没有你的事,你去看什么热闹?见者有份,你要懂得!特别是要枪毙人的法场,好多人去看,就有你的一份。这种场合都不要去,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杀生轮故”,要远离杀生轮,要不杀,还要把他皆悉辗碎,“辗坏摧灭无余”。用这个不杀轮,十善轮不杀,用这个轮,辗坏一切杀的,那个业报,这样就“不受果报”。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对你没有猜虑,知道你不会伤害别人,因为你怕犯戒。顾虑自己未来下地狱,你不是不想做,是不敢做。为什么不敢做?怕下地狱,畏地狱苦,而不敢杀生。我们看见飞禽,或者小动物,就想玩一玩,或者是养狗,养猫,养小鸟,养八哥鹦鹉,你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将来你也要被关,你关它们多久,就加倍奉还,它并不快乐。你认为快乐吗?就像我们关到监狱里,说不定我们过去养动物把它关了很久,也是这样子。你看老虎关到动物园,关在那笼子里,它急的来回在那里头走;野兽在山林里住惯了,我们自己要自由,可是却限制别的动物的自由,这个果报,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了。


  “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寿命也长久了,将要命终的时候,身心不被“忧苦逼切”,正念现前,生极乐也靠得住了。“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没有恐怖的阎罗王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无病长寿,端正聪明,安隐快乐。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杀生法,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离诸兵器,无有怨害斗战之名,绝诸怖畏,安隐快乐,一切无病长寿有情来生其国,如来自寿无量无边,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远离杀生轮也。”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又无病苦又长寿,相貌端正,人人欢喜,又聪明伶俐。“安隐快乐”,还能够遇到可意的,遇到善知识,遇着善法,遇到“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你作善知识,跟他“修学离杀生法”,这是十善业的初步杀生法;乃至于意念的不杀,不论你洗澡,不论你做什么,对你自己的身内虫子,要保护他们,这是微细的,这就很难了。


  “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成就一切的大乘法义。为什么我们闻到了大乘法,可是信不进去?有障碍。也能修习“一切菩萨愿行”,菩萨发愿怎么做的?“渐次趣入深广智海”,渐渐的就能趣入深广智海。那就“证得无上菩提”,就成佛了。


  “所居佛土,离诸兵器”,你所住的地方,连武器都没有了,不但没有武器,连互相怨害战斗的名字都没有。“绝诸怖畏”,还有恐怖感吗?没有了。“安隐快乐,一切无病长寿有情来生其国”,就是没病长寿的,都到你这个国土来。如来自己的寿命,无量无边,不是像释迦牟尼佛只有百年,“为诸有情如应说法”,应以何机得度者,就给他说什么法。这样子,使正法久住,能够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使无量有情都得到快乐。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的第一远离杀生轮,就是不杀,菩萨摩诃萨要成就这个不杀生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9 04:29 , Processed in 0.164713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