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浮世莲花

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主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好像佛为一切诸法之王,妙法莲华经为一切诸经之王。释迦牟尼佛举出这些譬喻,来说明法华经的重要性。令受持法华经的人,知道法华经的功德宏大,无与伦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这部妙法莲华经的用途很广大,能救护一切众生离开烦恼,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又能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换言之,凡是受持法华经的人,无论求什么,皆能满愿。’但是要正愿,而非邪愿,这一点要弄清楚。以下举出十二种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闇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闇。

妙法莲华经的功用,好像清净凉爽的水池,能令渴者解除渴的威胁。好像在寒冷的人,获得火,可以取暖。好像赤身露体的人,获得衣服。在未受持此经之前,如同裸体;虔诚受持此经之后,如同得到衣服。好像做生意的商人,得到顾客采购物;好像失去母亲的小孩子,现在见到母亲一样的欢笑,也就是得见法身的母亲。好像想过大海,得到大船。法华经就是渡生死海的大法船;好像有疾病的人,遇到良医,药到病除。我们是患了三毒的重病,法华经是大医王,能拯救我们的痛苦——烦恼。

妙法莲华经好像在黑暗的地方,有了照明的灯。它能将心中的无明照破,令智慧光明现前。好像贫穷的人,获得无价的七宝。好像人民,得遇英明仁慈的国王。好像贾客,获得大海之中的珠宝。好像火炬,能破除一切黑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这部妙法莲华经,就有这十二种的妙用。能令一切众生,离开一切苦恼和一切病痛。又能解除一切众生生死之缠缚,令得自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假使有善根的人,得闻妙法莲华经之后,发心书写此经,或者是自己书写,或者请人代为书写(自己不会写字者),所得的功德是相同的。这种功德,就是用佛的智慧来筹量有多少,也无法可知其功德的边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旛盖衣服。种种之灯。苏灯油灯。诸香油灯。薝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假使有人书写这部经典的时候,用种种鲜华、妙香、璎珞来供养此经;或用种种的烧香、末香、涂香等,来供养此经;或用种种的宝旛、宝华、宝衣服等,来供养此经。

或者用种种的灯来供养。有苏油灯、香油灯、混合一切香油灯、薝卜(金色花)油灯、须曼那(悦意花)油灯、波罗罗(重生花)油灯、婆利师迦(夏生华)油灯、那婆摩利(杂色花)油灯,所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无以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若有善根的人,就是单单听闻药王菩萨本事品的人,也得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假使有女人,她能得闻药王菩萨本事品,如果能受持此品,那么,她能在来生之中,不为女身。但是,若欢喜女身的话,又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

在佛入涅槃之后,在最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听闻妙法莲华经,发心依经典所说的道理去修行,就是修忍辱、慈悲、法空三种法门。在本生命终之时,往生安乐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届时,见到阿弥陀佛,所谓‘华开见佛’。有清净大海众菩萨围绕所住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这人便将化生在莲华之中,生在宝座之上。再不为贪欲所烦恼,再不为嗔恚所烦恼,再不为愚痴所烦恼。三毒解除清净,即得身心轻安。这三毒有连带的关系。生起贪欲之心,求之不得,便发脾气。发脾气时,便失理智,就愚痴了。智慧不现前,不明是非,不识善恶,无明当前,便做颠倒事,遂造成身语意三业不清净。犯了十大恶业。永远在三恶道中轮回,没有了期。

如何控制贪嗔痴?就要勤修戒定慧。能守戒律,就没有贪心;能持定力,就没有嗔心;能学智慧,就没有愚痴。譬如一缸混水(无明),想令它清净,放点白矾(戒法),不许摇动(定力),慢慢混质下沉,便现出清净(智慧),能映照万物。

若能明白法华经的义理,也不会被骄慢、嫉妒诸垢所烦恼。人若有了这两种变态心理,则永远不会开悟,得不到智慧。修道先要没有贡高我慢的行为,没有嫉妒障碍的心理,学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

心中没有一切尘垢,就能得到菩萨的神通,和无生法忍。何谓无生法忍?简要言之,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

忍就是忍耐,面对逆境而不生嗔心。安住在法理上而不动心。把心安住在真如实相上,觉得没有丝毫凡夫的情念,可以舍弃,也没有圣人的见解,可以取得。

这时,觉悟十法界没有少法生,也没有少法灭,没有生灭。可是在法理上,都是如如不动。因为如如不动,所以没有生灭。证得心念没有生灭,从此看一切法都没有生灭。真正看到真如实相,才能得到这种忍,而永远不会被外境所迷惑,摇动其心。

总而言之,能放下一切,没有执著,就是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就是法身菩萨。在阿弥陀经上说:‘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就是无生法忍。凡是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到净土,立刻华开见佛,立刻得无生法忍。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助佛扬化,到处教化众生,令早日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9 18:13 , Processed in 0.295837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