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035|回复: 10

[大德开示] [转] 修行在哪里用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 修行在哪里用功



   修行在哪里用功,大家都以为我要在佛堂里用功,在禅堂里用功,大众共修用功,早晚功课用功,这全是假的,没有用处。所以你修这么多年来,一点效果都没有。会用功的人,在哪里用功呢?在穿衣吃饭上用功,在日常点点滴滴琐碎事情上用功。在处事待人接物上用功,那叫真会用功。在起心动念处用功,起心动念是什么呢?是四见,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是四相。我相者即非我相是名我相,人相者即非人相是名人相。你在这上用功,这是教我们观照的方法,让我们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念念不迷,这是六祖在坛经里面所说的念念不迷惑,念念是正觉,这叫修行。

  把从前一些老的习惯,老的习气所有一切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真修行。这是

真会用功,转变我们的生活,把苦难的生活转变成佛菩萨智慧的生活,把种种障

碍的生活转变成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生活,转变凡夫的生活成为佛菩萨的生

活,就在日常生活中。你要会转念,金刚般若的理论方法,帮助我们转变,真的

是超凡入圣,就在一念间。那么这里要紧的一句,两边不着,这一句非常重要。

两边不着就是销归自性,也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心性在哪里呢?无有一法不

是,法法都明心见性。

   在吃饭里面明心见性,在穿衣里面明心见性,一切是一切处,一切事无有一法不

见性,这个叫真的明心见性。知见信解是佛传给我们的,理论方法境界我们知道

了,我们明瞭了,我们相信了,要认真去做。不是我们一下做的时候,这个功夫

就现前了,没有那么快。宗门里面,它的功夫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照,

什么是观照呢?时时刻刻提得起,所谓提起正念。用金刚经上一两句会都行,常

常把它放在心上。譬如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在生活中,对人对事

对物,心里面动了心了,顺境里面生欢喜心,逆境里面生怨恨心,立刻想到佛在

经上告诉我们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妄念就停了,就没有了,这叫观

照。这叫用功,所谓真正用功,功夫得利就是把你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打掉。一切

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都保持一个清净心,平等心,这叫真会用功,这是用

内功。

   对外面事情随缘,一切随缘,学佛菩萨一样,里面一定要修清净心,平等心,清

净平等就是真心。知道万法皆如,知道万法皆空,了不可得。我们明白事实真

相,就是觉悟了,就是看破了,不把它放在心上就是放下了。我们随缘度日,那

你的生活很幸福,很自在了,你没有忧虑,没有牵挂,生活在这个世间,顺境也

好,逆境也好,命里头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纵然遇到逆境也很自在,为什么

呢?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我自己造的我当然自己要受,我所造的不是

别人造来给我受的。自己造的自己受,顺境要顺受,逆境也要顺受,这就自在

了。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叫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了呢?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搞

清楚了,所以心永远是清净的。这个安就是清净平等的意思,功夫用深了,就会

达到不生法相,要真正用功这叫观行。

    所以诸位不要发生误会,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部经,念多少佛号,那叫形式

上的用功。不见的是真功夫。真功夫是在一切境缘之中修清净心,把一切妄想分

别执着打掉这叫真用功。知见信解是佛对我们的开导,就是一部金刚经,我们六

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的耳听的,念念能够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这就是觉照,晓

得所有现象,是一个刹那生灭波动的现象。确确实实没有自体,当体即空、了不

可得、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你能够这样的看法,这叫观照。你能够

这样的看法你怎么会放不下。越是放下那个观照的功夫就越微细,智慧生起来

了,心清净观照的更微细,你就更能放下。

   诸位读华严经,你看那个大菩萨的修行,实实在在将我们凡夫决定看不出来。他

跟平常人一样,生活一天忙到晚,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他也没有参禅,也没有打

坐,也没有读经,也没有念佛,他怎么就成佛了呢?人家用的那个功夫我们不知

道啊!人家眼睛看的这个东西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什么也不放在心上,什么事

都照做,动跟不动是一不是二,他没有把它分开两截,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干的是

着相啊!着相修得个什么结果呢?人天福报而已,如果五戒十善修不好,人天福

报都没有,是三途福报。我们前天在电视里偶尔看到外国人养个宠物----猪,很

有福报一家人都照顾它,福报是他前世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放下,理论正

确方法正确,成就当然是正确的。什么时候把"我"放下了,不把这个身当做是

“我"了,"我"放下了,"我所有"当然放下了.我所有是这个我附属的,我所有的

一切统统放下了,那这个境界就高了,入相似即佛了,你跟佛很相像了。等到破

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叫分证即佛,那是真佛了。

   发大心就要修大行,修大行要空有两边都不着,世尊为我们开示的只是一个原理

原则,要把这些原理原则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为人处事当中,那才叫功夫

得力了。佛讲的如果没有古大德细心为我们解释,我们很难懂。既不能无所缘而

着空,着空还修什么,所以一定要有缘,有境,这个境缘两个字要认识清楚。缘

是人事环境,境呢是物质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修大行不能离开人,不能离开社

会,不能离开五欲六尘的境界。离开了就落空了,离开了你到哪里去修?譬如经

里讲的忍辱波罗蜜, 要没有那些人看你不顺眼,天天骂你找你麻烦 ,你忍辱波

罗蜜到哪里去修啊!你到一个人迹不到的地方,那是修不成的。布施波罗密更是

如此,离开一切大众布施的对象没有了,财,法,无畏布施都要对象啊 !不能

着空,但是又不能着有,着有就要堕六道,必须空有两边都不着,知道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心地一尘不染就不着有。

    佛菩萨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仔细去观察,认真去学习,这就合乎中道了。所谓

中道就是两边都不着,如果你心里还有个中道,那你又着中道了,中道也是一

边,中道也没有啊!在日常生活中要历事炼心,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

十,从初发心到成佛,你所经历的这些事去练心。佛门里还有一句话:借假修

真,什么是假呢?事是假的,心是真的。慈悲心就是帮助众生全心全力去做啊!

清净心平等心决定不污染,决定不分别,不分别就平等,不执着就清净。大心菩

萨修行不可以离开境缘,在一切境界里面下手。

   无论哪一个众生都贪恋自己的身相,再丑陋的众生他也贪着他的身相。畜生饿鬼

地狱没有一个不贪着身相,他要不贪着他的身相他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会堕三

途地狱,只因贪着身相,我们今天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也是贪着身相。佛在经

上告诉我们身是一合相,四大五蕴众缘和合而起的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也是当体

即空了不可得。诸位能契入这个境界,生死就自在了,换句话说;没有生死了,

你得大自在 。佛说的这些话太多太多了,我们为什么没做到,我们没在这上下

功夫啊!真正修行人,把佛所讲的这些道理跟生活集合成一体,用佛理来勘验我

们的起心动念,勘验我们的行为。这叫真用功!

   所以说修行不是每天念几部经,这个大家都搞错了。还有一些人以为我早晚功课

都不缺,我修的不错,一天到晚贪嗔痴慢,还自以为自己修的不错。我们以为极

乐世界距离我们有十万亿个佛国土,太远太远了。西方极乐世界什么状况,我们

眼睛看得很清楚,那边人谈话我们听得也很清楚。告诉诸位这绝对不是神话,因

为西方极乐世界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比西方极乐世界更遥

远的,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还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六根的能力是自性的能

力,哪有达不到的 。所以佛法对我们的教学,没有别的,恢复本能而已。我们

今天为什么能力丧失掉了,是因为你那个机器发生故障了,障碍在哪里呢?都是

心里面起了大波大浪,这个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越是严重你的能力就变得越小。


一心一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无有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1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念佛,时时都在念佛;真修行,时时都是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南无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感恩师兄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修行,是真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精典
起心动念处用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赞叹师兄法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22 00:20 , Processed in 0.81330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