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79|回复: 4

[实修] 慈悲是怎样磨练出来的(鼎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6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慈悲是完全可以“打磨”出来的!但必须要用善念和善行作为打磨的资本。而善念与善行,必须要有佛法的因缘来助导(催化剂),才可以准确无误地“塑造”出一“尊”无与伦比的慈悲来。如果运用单纯的善念来浮现出善良而误以为就是慈悲的话,这就是没有智慧的“慈悲”,当然也就不是纯种的慈悲,而是善良。为什么?因为没有智慧的善良就不是慈悲。而有智慧的善良注定就是慈悲的化身。这一点非常关键而且非常重要,是修行人一定要遵循并护持的“命根”。 我们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善良就是慈悲,那你就想错了。正因为很多初级修行者误以为善良就是慈悲。所以在错误的心理认可中,盲目地运用自己所谓的善良去帮助别人,结果“遭”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无奈。为什么善良的人所付出的善行总是那么的“伤感”呢?这是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就像一个十岁孩子虽然发广大的“心愿”来为一百个人做一顿饭吃。这种精神当然是值得赞叹的,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力气和娴熟的烹饪技术,自然在给一百个人做饭的过程中,总显得非常劳累。虽然饭做好了,但却得到吃饭人无端的指责和辱骂。为什么?因为“你”做的饭菜实在是太难吃了。而那些吃饭的人又不懂得你的“良苦用心”。他们只知道吃有口味的饭。而你只知道做饭,却不善知众人味,自然会出现众人的指责。但他们又不可能善解你的善心,结果是“帮助了别人,却遭到别人的臭骂和排斥”。这叫什么?这就叫“出力不讨好,反遭他人欺”。归其缘由,皆是没智慧故!
一个没有智慧的善良人,其发心和善行令人钦佩,但不令人赞赏。就像一个地痞无赖时常滋扰小区里的居民。有一天,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彻底把这个地痞无赖给“收拾残废”了。虽然众人都在叫好,但是这种行为却因为伤害罪而被法院判刑。此人精神可佳,但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化一个人的方式也很多。未必非要用暴力手段进行“摧残”。必定地痞无赖也是众生,只不过是暂时处于迷醉状态中的众生而已。一切皆有因缘,因果与因缘是根据个人自身业迹而“发挥”出来的。因缘可以促使因果现前,而萌发因果出现的就是我们的业力。而业力的本源则是我们的痴种子,也就是我们的根本无明。所以因果的根本业,即是无明。无明不断,则三界因果不空。这是最简单的佛教常理。凡是初级学佛的人,没有那一个不明白的,但也没有那一个初级学佛者因为明白而能逃脱因果相的束缚。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迷人修因待果,智人了无心想”。就像一个小学三年纪的学生,做完老师布置的数学题后,让老师看,并且是提心吊胆地等待着老师的审核,就是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信念坚定,了达心法而如实实证的人,自然是不再因为因果相的束缚而时时恐慌。为什么?因为本心了然,清净光明。故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莫要“死”在因果相中而劳累轮转。你为什么要怕因果?因为你心有垢,自然因垢业而妄受因果的嬉戏。为什么?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非见,则名如来。因此,因果不空,是因业的牵引。也就是凡是三界垢色杂想,故受因果相的“青睐”。包括菩萨虽出三界,但苦于执迷“清净觉识”——觉性而“死抓”不放。则道不圆,故因地惧因,不识净识也了不可得。大千世界,无所不寂。所以,无法超越自心清净觉识,妄为真实。故经云:诸法空相,唯识所显。觉性虽不生不灭,但若于当念执着不放,则是菩萨畏因的根本。所以菩萨也难逃因果的“牵引”,也是如此。在这里,我所说菩萨,指的是未圆如来种智的人。也就是彻底从“灭尽定”中无法解脱出来的菩萨。而不是已经做佛而善化菩萨的“菩萨”。读者莫要颠倒错乱认可:好象在你们心中,凡是菩萨都在因果中,这样的愚痴心识,了不可得。
时常让自己心存善念,也时常运用自心善念付注于行为,形成坚固不懈的善行,作为滋养你本心佛的资粮为供给能量。也就是用你的善念来引导你的善行。然后再用你的善行加强你自心善念的坚固。后再在佛法的滋养下逐渐壮大。然后再运用你清净的觉识来强化你的善行并与你内在的善念形成坚固不变的大愿与大行。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磨”出真正的慈悲。那么,我形象地告诉大家慈悲是怎么形成的:
未闻佛法但已触受因缘而形成的原始模式:善念+善行=信念+信力
然后用佛法来滋养善念和善行,所得到的则是更加纯净坚固的信念和信力。后才会浮现出真正的慈悲来,大体模式是这样的:
初级打磨(基础种子)善念+善行=信念+信力
中期打磨(觉力种子)佛法+善念=信愿+信行
后期打磨(智慧种子)佛法+善行=慈力+悲智
慈悲是无住的化身,是无念的摇篮,是无求的微笑。慈者,于一切处常起大善;悲者,于一切大善处时常空净。按照经典来说,就是:慈者,菩萨利益众生于己无取。悲者,菩萨圆满善行,于中无所希求。
莫把善良当慈悲,犹如莫拿萝卜当人参。慈悲是进入如实修行中而打磨出来的。善良只是简单的“慈悲种子”。这样的种子在未经过泥土的滋养和浇灌,在未经过阳光的充足照射,在未经过辛勤劳作,在未圆满结果时,都不可以称为真正的慈悲。我们可以这样说:慈悲的浮现,也必须要有善良来参与甚至也不能脱离善良。若脱离善良,慈悲将是空洞的,枯燥的。所以,善良也是慈悲的一种,是完全可以这样说的。
在方便法中,法是无方便说的。因众生心,故有方便说法。此方便说既是法方便说,也名心方便说。这就是学佛人对任何做善事的人形成的口头禅:“菩萨慈悲”!
狮子再厉害,总是无法战胜蚊子的。为什么?因为蚊子就是它自己的业垢所“生”!所以修行人、以降伏自心烦恼为目的。而不是追求所谓的“神通”为解脱。若执迷不悟地追求“神通”,你将如狮子一样,一生总被蚊子所嬉戏。
莫拿方便当究竟,必定,萝卜不是人参。犹如念佛、持咒、供养、设坛、读经、参禅、打坐、拜佛、修密、观想、悟理,皆是铺路的石子,终究为路服务。若拿石子当路走,则是迷相求佛。若了悟心法,则石子也是路。为什么?因为“一切性所显”。能悟达心法,何处不是道!若不通透心法,说路是道,言石子也是道,便作恒常想;说石子不是道,便作不是想。言路是道,便作道想。如此初级学佛修行者,在当今多如蟒蛇。
给大家说个故事:有俩个人一同在吃肉。其中一个人吃肉,是在给自己聚集无量的福报。而另一个人吃肉,却是在给自己造无量的罪业。同样都在吃肉,差别咋就这么大呢?读者参参……
再给大家说个禅宗公案:有一个禅师让他的弟子去卷门帘。于是,有俩个弟子都跑去卷门帘了。然后这个禅师对所有的人说:一得,一失。大家参参……

菩提树下佛缘阁:http://shop65812452.taobao.com/
发表于 2011-6-1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慈者,菩萨利益众生于己无取。悲者,菩萨圆满善行,于中无所希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法界众生皆能理解透彻僧伽吒至善的深意,心合至善,升起大慈悲心,得无穷精进的动力,直证金刚三昧。

愿我与法界众生皆了知五逆重罪皆是至善化现,明了菩提烦恼本是一体,修习僧伽吒,断一切恶业报之根。

愿我与法界众生了知一切法如幻,不落空亡,不落放逸,不生疑惑,如法严谨不失大慈悲心,担起如来家业,世出世间法皆得成就圆融无二,成第一法师,具足一切善境界,广为弘扬僧伽吒,直至成佛。

愿诸佛如来以不可思议威神力故,于一念间此愿流布无量不可思议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21 23:12 , Processed in 0.29734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